池塘的底部是水体的“能量库”,也是“污染源”和“细菌的温床”。养鱼者都知道“养鱼先养水”的说法,但不一定有很多人知道“先养水又养底”。这句话说明了池塘底在水产养殖中的关键作用。底部好,水质自然好;水质好,但底部水质不一定好;水体是鱼虾生长,生存和生活的环境,但池塘底与鱼之间的相互作用水会严重影响水质,因此,要保持良好的水质,就必须从改善池底入手,必须充分重视池底的管理,以使池养可持续发展并保持良好状态。合理地保护池塘的水土资源,有必要改善和修复恶化的池塘底部。
底部的质量直接影响水质。水的质量是底部的体现。通常人们通过水质的变化知道水底的变化。改善底部质量是改善水质的基础。病原体通过池塘底部的有机污染生长和繁殖,然后在水体中传播。因此,“先养水先养鱼”才是真正的“先养鱼先养水”。
I.池底的恶化
池塘底部的恶化通常表明,底部泥是黑色的,水体有臭味。实际上,许多鱼塘不能长期治愈该病,或者水质很差,但是它们一直都无法很好地适应疾病。也许问题出在“底端”,因为有些鱼塘已经多年没有清理甚至十多年了,或者鱼类的放养与底层鱼类(鲤鱼和and鱼)和过滤器不符,以鱼(例如鲤鱼和Big)为食,可以找到各种原因,但并不是特别明显。
如果鱼长期处于缺氧或底部条件差的环境中生长,其活动能力将明显下降并严重影响其生长。当水温升高时,底部的有机物将大量分解,这将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并产生各种有毒有害物质。光照会影响生长,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缺氧淹没池塘甚至死亡。定期使用水质调节剂(如生石灰)和底部改性产品,以增加底层的溶解氧,从而达到淡水水质,清洁底部,充足的溶解氧,并促进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。
二。池底恶化的原因
底部材料变质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机物的不断积累。底部材料的变质会产生硫化氢,氨气和其他有毒气体,这些气体很容易引起水体中水质的下降。同时,大量过量的有机物为底泥中的病原菌提供了营养,病原菌趁机大量繁殖,这很容易加剧鱼类的发病几率和程度。
1.池塘清理不彻底,包括清理池塘中药物使用不当,池塘干燥或冷冻时间不足等。
2.池塘底部有机物过多积聚是由于饲料过多和浪费,浮游生物未用完肥料,动植物残留物,鱼粪,水生植物和苔藓腐烂等原因造成的。它们都聚集在底部,形成浓厚的有机污染物。底部的“氧债”增加,这些有机物通过底部的厌氧细菌繁殖和分解,产生有毒物质,使底部发臭,这对繁殖动物造成极大伤害。
3.大量频繁注水和换水(特别是泥水和大雨将泥水冲入池塘),大量化肥等导致底泥变稠,底变硬,池塘中的肥料滞留作用减弱,很容易引起水质问题,如浑水和难施肥。
4.水产养殖水的深度与氧化能力不符。水产养殖用水太深,并且水中的氧化量不足以满足要求,这导致水底长期缺乏溶解氧,并导致水底腐烂和产生臭味。安装位置